
首页banner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宏业路9号院4号楼13层
企业邮箱:yolif@yolif.com
公司网址:www.yolif.com
服务热线:
010-57277011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历史进展
接触氧化法概念最早于19世纪由Waring等人提出。1912年Closs在德国取得专利登记。同时美国也有技术人员采取在活性污泥工艺的曝气池中设置石棉水泥板的方式,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场所。20世纪50年代,已发展为广泛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但因受限于材料工业不够发达、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处理效果不甚理想,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冷落。
上世纪的70年代,伴随着材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型填料的开发成功,日本首先提出了“管式基础氧化”的概念,并开发出了新的供氧方式,使得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处理效果大幅度地提高,此项技术也重新回到人们的研究的范围,并发展成了多种形式。
主要特点
(1)比表面积大,可形成稳定性较好的高密度生态体系,挂膜周期相对缩短,在处理相同水量的情况下,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反应池体积小,占场面积小。
(2)污泥浓度高,系统耐冲击负荷能力强。一般情况下,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容积负荷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3—5倍,COD去除率为传统生物法的2~3倍。
(3)污泥产量少,在操作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污泥膨胀,不需设置污泥回流。
(4)氧利用率高,动力消耗低。生物接触氧化法氧的利用率比活性污泥法高3—8倍,动力消耗比活性污泥法减少20%~30%。
(5)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可间歇运行,运行费用低,综合能耗低。
(6)生物接触氧化法存在着填料较易堵塞的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处理水质;布水布气不易均匀,处理效果受气温影响较大。
处理运用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较多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一斜管沉淀一过滤法处理城市污水并作绿化灌溉等回用,在气水比为12:1的条件下,半软性填料上生物膜的浓度为5~6 g/L,COD去除率为85%,BOD去除率为90%,SS去除率为85%,处理的成本0.86元/m3。物接触氧化技术还运用于处理制药废水,印染废水等。>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